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发布报告指出——非洲农业融资难待破解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3-08-04 07:59:28

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日前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该基金去年在包括非洲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地农村地区投资了79.6亿美元。

报告提到,2022年对全世界农村人口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地缘冲突、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三重危机对农村地区粮食生产造成冲击,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生计和基本营养来源。以非洲为例,据近日发布的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统计,2021年至2022年间,非洲的饥饿水平仍在攀升,每5个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饥饿人口比例是全球平均的两倍多。农发基金总裁阿尔瓦罗·拉里奥表示:“我们不仅要帮助农民应对当前的危机,也要为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资料图】

非洲农业经营主体以个体农户为主,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必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导致在面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等外部风险时缺乏适应性和抵抗力,农业收成不稳定,这一现状使非洲农业投资环境不甚理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咖啡出口商,有能力产出质量佳的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获取投资的途径,但在国际市场上往往难以与能够保持稳定产品供应的欧美国家大型企业竞争。

同时,非洲还缺乏农业领域金融服务。2021年,全球农业投资总额为6000亿美元,其中仅有1%流向非洲。正在兴起的非洲本土农业投资和贷款服务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巨大空白。今年5月,乌干达的小额信贷支持中心(MSC)宣布了一项新计划,以比商业银行更低的利率向小农户提供贷款。目前,乌干达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在20%到25%之间,而MSC利率仅为8%,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个体农户和企业的成本,但不幸的是,此类金融机构在整个非洲为数不多,它们能提供的贷款额度也很有限,还远不足以达到广泛覆盖。

不仅如此,全球范围内的农业资本主要流向了非洲大陆的大型企业,而不是最需要金融支持的个体农户和小微企业。在创下融资纪录的2021年,三分之二的资金都流向了内罗毕的一家大型公司,该公司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5000万美元;另外,在A轮融资中,同样位于内罗毕的一家公司获得了1400万美元。在这两笔大交易之后,留给个体农户和其他企业的金额仅有100万美元。

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一家融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玛格巴·杰罗姆解释:“投资者希望把钱投到已经做得很好的公司。”尽管非洲获取的农业投资有所增长,也不乏有潜力的本土农业公司,但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境外投资者来说,在非洲进行农业投资的风险太高。投资者在行动前,必须进行大量的风险评估并搭建财务模型,在非洲有许多偏远且贫困的农村地区,那里的情况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期待。

许多农户和小微企业正处于一个矛盾的境地:较高的投资风险意味着他们很难获得资金支持,同时他们又急需这些资金来保障和扩大生产。

杰罗姆表示,由于许多非洲国家依赖农业出口,农业融资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乌干达、刚果(金)和其他很多非洲国家都将农产品作为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但小规模的个体生产经营模式造成了产量的不稳定,他们需要增加投资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保证出口。”

农发基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彼时非洲萨赫勒地区正遭遇粮食危机,为应对这场危机召开的世界粮食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阿尔瓦罗·拉里奥呼吁:“我们希望建成一个没有饥饿的世界,加大投资力度能够提高个体农户的能力,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获取优质种子和技术,能够帮助小微企业获得创业资金。只要得到有力支持,他们就能提高粮食产量、丰富产品品类、满足市场需求,为农村和城市供应本地产的营养食物。”

为提高非洲农业的发展韧性,农发基金正在探索启动一系列农业金融服务,助力此前难以获得金融支持的个体农户和小微企业获得低风险的信贷支持,提升农业技术和抗风险能力,保证作物产量并提高收入。此前,农发基金在一份农业金融报告中指出,农业金融服务旨在帮助解决“缺乏资金、缺乏金融知识、被排除在银行体系和产品市场之外”等问题。

世界银行也强调了发展农业金融服务并使其惠及世界各地更多农户的重要性。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增加70%,整个价值链每年至少需要800亿美元的投资。“个体农户和小微企业需要投资以提高生产率,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世界银行还指出,“农业和食品加工工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是大势所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小额信贷机构和个体投资者还没有准备好为这种转型提供资金。”

有专家认为,农业金融服务能够在强化非洲农业生产供应链和推动非洲农业向更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杰罗姆说,要充分释放金融服务潜力,首先要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并使大大小小的农业企业全面参与,确保所有小微农业公司从农业金融的潜力中受益。农发基金的金融服务成效几何,还需假以时日方能验证。 (经济日报记者 林家全)

标签: